

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,增强学生体质,市教育局制定《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》。
一、制定背景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、体育的重要论述,牢固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,强健学生体质,着力解决校园“小眼镜”“小胖墩”问题,按照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要求,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》,结合我市实际,制定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。
二、主要内容
文件重点围绕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和课间15分钟,从课时、师资、场地、设施、教学质量、体质监测等方面,提出若干落实措施。
一是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。2025年春季学期起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。高中阶段学校适当增加体育课时。严禁削减体育课时,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。
二是开展课间阳光体育运动。2025年春季学期起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休息时间延长至15分钟,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,每学期组织开展“最美大课间”展示活动。因地制宜开展简便易行的体育游戏活动,合理布置“体育家庭作业”,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。
三是提升创新体育教学。完善“健康知识+基本运动技能+专项运动技能”的体育教学模式,让学生掌握1-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运动技能。积极创新体育课内容和方式,鼓励运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VR体验等新技术。加强体育课备课和教学指导,打造一批有特色、可借鉴的体育精品课例。
四是建立常态化赛事体系。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。各区县、开发区每年举办不少于2项单项体育赛事和综合性运动会,市教育局联合体育部门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单项体育竞赛,每2年举办1次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。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,举办市、区县(开发区)校园足球联赛和青少年足球联赛。
五是多渠道补充体育教师。在教师招聘中加大体育教师招聘力度,鼓励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或教练员,鼓励非体育类教师经培训后从事体育辅助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。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,与相关专业体育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。每年组织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培训,定期举办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,合理安排体育教师工作量。
六是提升学校体育设施水平。“一校一策”整合校内资源,利用其他场所拓展或开发体育活动功能。鼓励学校探索与周边学校、社区、公园等共享共用公共体育场馆。建立体育器材定期补充制度,配足体育教学所需器材。
本文件还就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、运动风险防范和加强校园体育组织领导、经费保障、督导评价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,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施行。
扫码关注
西安万象艺术职业高中